

讓飲片大處方小下來
節前,杭州市衛生局出臺中藥飲片“限藥、限價”規定,要求各級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每帖中藥控制在18味以內,藥價控制在40元以內。同時,要求嚴格掌握稀貴藥材的使用指征,原則上每帖處方不得超過50元。醫療機構還要開展中藥處方點評和實施動態監測。
近年來,群眾看中醫的越來越多,這本是好事,然而由于利益驅使,也引發了一些醫院濫開大處方的現象。據前段時間杭州市對市區23家醫療機構近3500張中藥處方調查顯示,每帖處方用藥小于10味的只占1%;用藥二三十味的占47%;大于30味的占6%。部分民營醫療機構的中藥大處方,7帖處方藥價高于500元的占34%,最高的每帖中藥為214元。
高價處方當以膏方為最,每張2000元的比比皆是。一些門診部把鐵皮石斛、炮甲片、穿山甲等名貴藥材作為基方,幾乎人人都用,成為導致處方價格過高的原因之一。此外,某些醫療機構的“逐利”傾向、中醫師的業務技術素質參差不齊、患者存有“便宜無好藥”的認識誤區等,都成為大處方、高價處方誕生的溫床。
因而,加強中藥飲片處方管理,促使合理用藥很有必要。此番杭州“兩限”中藥處方,是經充分調研并在中醫專家論證的基礎上作出的,具有可行性。規定出臺后,受到醫患雙方的擁護。有中醫專家說,大處方療效不一定就好,古籍所載的中藥處方大多為9~13味之間,中醫教科書倡導處方用藥也在14~16味以內。浙江籍國醫大師何任所開處方,每帖用藥往往在10味左右。
杭州市加強中藥飲片處方管理,促進科學合理地開中藥處方,不僅體現了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減輕患者的不合理經濟負擔,確?;颊呖吹闷鹬嗅t、吃得起中藥,同時節約了日益緊缺的中藥材資源,可謂一舉數得。
杭州市給中藥大處方“瘦身”的做法,目標指向群眾關心的“看病貴”問題,讓更多群眾用上配伍精當、價廉物美的小處方,出發點值得贊賞,其經驗值得其他地方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