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四川五部門聯合印發工作方案!
如何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四川五部門聯合印發工作方案!
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印發《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使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省委宣傳部、省中醫藥局、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廣電局共同制定了《四川省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要求,到2025年,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體系進一步完善,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進一步融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四川中醫藥文化精髓得到進一步挖掘,川派中醫藥古籍得到進一步搜集、梳理與研究,建成中醫藥古籍文獻數據庫。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進一步多元,在省內命名一批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中醫藥文化傳承基地,爭創一批全國基地。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基礎進一步夯實,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中醫藥文化創新成果顯著增多。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方案》從“深入挖掘川派中醫藥文化精髓”、“推動中醫藥文化融入群眾生活”、“推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三個方面九大任務進行了明確。
一、深入挖掘川派中醫藥文化精髓
1. 全面加強中醫藥文化研究闡發系統梳理中醫藥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深刻闡明四川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精神內核和價值理念,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推動中醫藥文化學術出版。
推動中醫藥文化、藏彝羌等民族醫藥文化研究利用。
培育、聘任和引進一批學識淵博、造詣精深的研究團隊,加強四川省中醫藥文化研究闡發力量。
2. 加強川派中醫藥資源挖掘梳理
加強川派中醫藥文化資源系統梳理,整理推出彭祖等一批川派中醫藥文化歷史典故和名人故事。
推進中醫藥出土醫學文獻文物研究與運用。
挖掘整理傳統中藥制劑技術。
強化川派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川幫”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
二、推動中醫藥文化融入群眾生活
3. 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陣地建設
支持四川省中醫藥博物館提檔升級,力爭打造成全國一流的中醫藥博物館。
推動各市(州)建設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充分利用數字語音、三維影像、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形成特色突出的中醫藥文化傳播展示體系。
到2025年,建設50個左右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文化體驗場館,爭創一批全國基地。
4. 常態化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
通過展覽展示、互動體驗、“線上+線下”“直播+點播”等形式,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
常態化開展名中醫四川行、名中醫大講堂、健康文化知識大賽、文創作品征集等系列群眾性活動。
5. 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
通過展板實物、互動體驗設備、電子觸摸屏等手段,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科學的中醫藥健康養生知識和理念。
到2025年,支持150個左右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提檔升級建成“中醫文化角”。
6. 創新中醫藥文化傳播方式
推進中醫藥與動漫、餐飲、體育、演藝等有效融合,創作一批承載川派中醫藥文化內涵的紀錄片、影視演藝作品。
開發一批富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
開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欄目,為群眾提供科學的健康養生知識。
三、推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7. 進一步豐富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
堅持把中醫藥文化全方位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國培計劃”示范項目中設置中小學體育與健康等學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將中醫藥文化相關內容有機融入健康教育教學、傳統文化科研課題、綜合實踐活動、智慧教育、選修課等,為中醫藥傳承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土壤和環境。
8. 豐富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形式
設立中醫藥文化興趣小組,開展中醫藥文化講座和實踐活動。
鼓勵各中小學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隊伍。
定期組織開展眼保健操比賽、中藥材辨識等科普活動。
推動將中醫藥課程納入各級黨校、老年大學、各類輪訓培訓等。
9. 培養中醫藥文化傳播人才
建立中醫藥文化傳承專家庫。
定期開設中醫大講堂,開展中醫藥健康科普。
附 :
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 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 四川省廣播電視局
關于印發《四川省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1-10-19 09:24:09
各市(州)黨委宣傳部、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教育、廣電行政部門,省中醫藥局直屬單位:
???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印發《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國中醫藥辦發〔2021〕3號)精神,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使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省委宣傳部、省中醫藥局、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廣電局共同制定了《四川省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聯系人:林? 楊? 王文憑
??? 電話:028-86523787? 86625761(傳真)
?
???? ?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
? ? ? ? ?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衛生健康委
? ? ? ? ? ? ? ? ? ? ? ? ? ? ? ? ?四川省廣播電視局
??????? ?????????????????????????2021年10月15日
四川省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工作方案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大力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川派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印發《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結合四川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四川省中醫藥強省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和全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精神,牢牢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遵循中醫藥文化發展規律,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挖掘和傳承四川中醫藥文化精髓,加強中醫藥文化普及與傳播,推進中醫藥文化融合創新,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守正創新。以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需求為導向,推動中醫藥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大眾。堅持繼承創新,按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重在實效性的要求,推動中醫藥文化順應時代變化和社會需求。
(二)堅持融會貫通、返本開新。遵循融通中西、返本開新的文化發展規律,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使記載在古籍、融入生活、應用于臨床的中醫藥文化生動起來、推廣開來,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激發和釋放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需求,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三)堅持精誠合作、凝聚合力。強化統籌協調、形成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合力,凝聚起全社會主動傳承發展中醫藥的文化自覺,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中醫藥文化傳承新格局。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體系進一步完善,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進一步融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四川中醫藥文化精髓得到進一步挖掘,川派中醫藥古籍得到進一步搜集、梳理與研究,建成中醫藥古籍文獻數據庫。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進一步多元,在省內命名一批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中醫藥文化傳承基地,爭創一批全國基地。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基礎進一步夯實,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中醫藥文化創新成果顯著增多。
四、主要任務
(一)深入挖掘川派中醫藥文化精髓
1.全面加強中醫藥文化研究闡發。系統梳理中醫藥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深入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醫藥一脈相承、共存共榮的關系,深刻闡明四川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精神內核和價值理念,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推動中醫藥文化學術出版。統籌運用各級各類社科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學術團體、行業學會(協會)等資源,推動中醫藥文化、藏彝羌等民族醫藥文化研究利用。培育、聘任和引進一批學識淵博、造詣精深的研究團隊,加強我省中醫藥文化研究闡發力量。(責任部門:省委宣傳部、省中醫藥局,排在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加強川派中醫藥資源挖掘梳理。加強川派中醫藥文化資源系統梳理,整理推出彭祖、涪翁、唐慎微、蘇東坡等一批川派中醫藥文化歷史典故和名人故事。推進“天回醫簡”等中醫藥出土醫學文獻文物研究與運用,建設全國領先的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中心。分階段實施中醫經典著作整理研究與人才培養工程,建立中醫藥古籍文獻數據庫。改善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等教育科研機構中醫藥古籍保護、名家臨床經驗傳承等條件,提高利用能力。挖掘整理傳統中藥制劑技術,收集篩選民間中藥單驗方和技術,做好登記保護工作。強化川派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川幫”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遴選50—100名實施數字化、影像化記錄保護。(責任部門:省中醫藥局、省委宣傳部)
(二)推動中醫藥文化融入群眾生活
3.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陣地建設。支持四川省中醫藥博物館提檔升級,力爭打造成全國一流的中醫藥博物館。推動各市(州)建設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在現有綜合性博物館中增加中醫藥文化內容。支持各類院校、醫療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建設中醫藥博物館、展覽館和服務體驗區。充分利用數字語音、三維影像、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形成特色突出的中醫藥文化傳播展示體系。推動各類博物館、宣傳教育基地、文化傳承基地等擴大開放力度,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到2025年,建設50個左右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文化體驗場館,爭創一批全國基地。(責任部門:省中醫藥局、省委宣傳部、教育廳)
4.常態化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融入群眾生產生活。通過展覽展示、互動體驗、“線上+線下”“直播+點播”等形式,常態化開展名中醫四川行、名中醫大講堂、健康文化知識大賽、文創作品征集等系列群眾性活動,推動中醫藥文化走進鄉村社區、機關、軍營、養老院、特色街區等,將中醫藥文化送到群眾身邊,做到“墻內開花墻外香”。(責任部門:省中醫藥局、省委宣傳部)
5.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支持基礎好、服務量大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鄉村群眾活動場所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通過展板實物、互動體驗設備、電子觸摸屏等手段,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科學的中醫藥健康養生知識和理念。到2025年,支持150個左右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提檔升級建成“中醫文化角”。(責任部門:省中醫藥局、省衛生健康委)
6.創新中醫藥文化傳播方式。推進中醫藥與動漫、餐飲、體育、演藝等有效融合,篩選推廣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一批中醫傳統養生運動,創作一批承載川派中醫藥文化內涵的紀錄片、影視演藝作品,開發一批富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在省級主流媒體、村村通廣播等開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欄目,為群眾提供科學的健康養生知識。結合不同群體受眾特點,綜合運用數字電視、短視頻、觸摸媒體等新型手段,講好中醫藥故事。(責任部門:省中醫藥局、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
(三)推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7.進一步豐富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站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堅持把中醫藥文化全方位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引導中小學生了解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價值。在“國培計劃”示范項目中設置中小學體育與健康等學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將中醫藥文化相關內容有機融入健康教育教學、傳統文化科研課題、綜合實踐活動、智慧教育、選修課等,為中醫藥傳承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土壤和環境。(責任部門:教育廳)
8.豐富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形式。推動全省各中小學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傳承活動。支持中小學建設中醫藥文化角和中醫藥文化學生社團,設立中醫藥文化興趣小組,開展中醫藥文化講座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讓中醫藥文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鼓勵各中小學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隊伍,定期組織開展眼保健操比賽、中藥材辨識等科普活動。推動將中醫藥課程納入各級黨校、老年大學、各類輪訓培訓等。(責任部門:省中醫藥局、教育廳)
9.培養中醫藥文化傳播人才。建立中醫藥文化傳承專家庫,培育50—100名涵蓋研究、教學、傳播、推廣等方面專業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較高的中醫藥文化傳承專業隊伍。定期開設中醫大講堂,開展中醫藥健康科普,組織專家培訓,把深奧的中醫藥文化講清楚,讓更多人明白要領、領略神采,展現四川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責任部門:省中醫藥局、省委宣傳部、教育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從堅定文化自信的政治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把黨的建設始終貫穿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全過程,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四川省中醫藥條例》等法律法規,增強全社會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的自覺意識,形成良好的傳承發展環境。
(二)創新工作機制
各地各單位要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采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提升中醫藥文化傳播質量和效果。及時總結上報好經驗、好做法,新進展、新成效,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三)落實各方責任
各級相關部門要切實肩負起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主體責任,把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從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實際需求出發,構建多方聯動機制,整合各類資源,調動各方力量,融入日常工作,形成中醫藥文化傳播與知識科普的強大合力,確保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并于每年12月10日前將相關工作完成情況報省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