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洪澇,哪些中藥材會受影響?
山西洪澇,哪些中藥材會受影響?
據新華社消息,山西近期嚴重洪澇災害已致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12.0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84.96萬畝農作物受災,1.7萬余間房屋倒塌。
2021年我國極端天氣頻發
據氣象數據顯示,2021年10月2-7日,山西省2/3的地域降雨量超過100毫米,近一半氣象站記錄到的降雨量超過200毫米,最大達285.2毫米,太原達203毫米。對山西大部分地區來說,降雨量已是常年同期的5倍以上,山西太原附近的降水量達到了8倍以上,多地打破區域同期降水記錄。
自2020年底以來,我國江南、華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4-7成,且降水分布很不均勻。其中,廣西、湖南、云南等省份旱情初現,當時的旱情對天冬、八角、茴香、佛手、玉竹、玄參等品種造成了不小影響。2021年清明節前后,倒春寒又不期而至,導致五味子、山茱萸、連翹、桃仁、覆盆子等掛果類藥材受災減產。
今年7月份,河南鄭州、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多地又遭遇特大暴雨,當地板藍根、白術、丹參、地黃、葛根、牛膝、山藥、天南星、玄參、女貞子、山茱萸等品種也受災減產。尤其是地黃,在河南產區占比接近一半,暴雨過后其價格一天一變,部分產地甚至出現搶購現象,天地云圖中藥產業大數據判斷其當時減產30%左右。
總之,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局部地區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對中藥材等農副產品影響較大。而本次山西多地再次遭受洪澇災害,勢必給地產藥材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山西洪災影響哪些品種
表1:山西可能受災品種近一年價格漲跌情況
地黃,國慶后山西產地受洪澇災害影響,有商家積極備貨,持貨商要價依然堅挺,行情小幅上漲,目前亳州市場生地黃混級貨多要價在32元(公斤價,下同)左右;熟地黃報價在34-36元之間不等。
據天地云圖中藥產業大數據平臺了解,山西臨猗縣生地黃死苗嚴重,已經開始爛根,尤其是水澆地,按目前的天氣情況推斷,霜降產新將繼續往后推遲。目前離產新還有時日,商家想要積極備貨,但產地很難組織達到藥廠標準的大貨,預計單產會有所降低。好在由于今年生地黃價格高,種植積極性恢復,產區有明顯擴大趨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產需缺口。
柴胡,由于市場來貨增加,商家觀望,近日成交量不大,價格較前期有所下滑,亳州市場家種含蘆頭1公分的柴胡多要價在65-70元之間不等,含蘆頭2-3公分的報價在55元左右。
柴胡出現爛根情況
圖2:柴胡出現爛根情況(產地商家供圖)
目前來看,影響比較大的品種是山西本地種植的柴胡,連續下雨致柴胡根部出現黑斑,這種黑斑正是柴胡爛根的表現。此外,柴胡飲片本就合格貨少,未來該品合格貨與普通貨價格差異會進一步拉大。
后市預判
產區根莖類藥材將受影響。植物生長離不開水分,但是過多的水分往往容易給根部帶來“缺氧”的情況,同時也容易導致細胞壁吸水過多出現破裂引起爛根。
地黃價格可能繼續走高。7月大雨造成河南地黃減產30%、山西減產20%,價格已有一波上漲。此次山西受災減產,前期囤貨地黃的商家趁勢漲價出貨,后市價格還有波動可能。
柴胡、黃芩價格難有太大波動。這兩個品種從價格走勢來看,進入下跌行情,主要是因為其種植面積過大,就算局部地區減產,對后市影響也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遠志生產可能受到影響。作為多年生根莖類藥材,遠志怕澇不怕旱,而主產區襄汾、洪洞等地本次也明顯受災,遠志生產預計會受到影響,是否會帶動行情反彈有待觀察。
一方面,全球進入局部天氣災害頻繁期,未來中藥材還會面臨不同程度惡劣天氣災害的考驗;另一方面,據產地商家反饋,山西地產品種減產并不十分嚴重,故過度炒作洪災因素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