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協會簡訊 14期
協會簡訊
第十四期
四 川 省 中 藥 行 業 協 會 2 0 21 年 9 月 8 日
網站: http://www.lineasex.com Email: sczyxh@163.com
八部門印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
近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八部門聯合印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提出通過3至5年的試點,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經驗。到2025年,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推廣,分類管理、醫院參與、科學確定、動態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機制成熟定型,價格杠桿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試點方案》明確建立目標導向的價格項目管理機制、更可持續的價格管理總量調控機制、規范有序的價格分類形成機制、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嚴密高效的價格監測考核機制五項機制。
為建立更可持續的價格管理總量調控機制,《試點方案》提出,加強醫療服務價格宏觀管理,合理確定價格調整總量,統籌平衡總量分配。公立醫療機構間價格調整總量有保有壓,體現合理回報、激勵先進,反映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服務特點,支持薄弱學科、基層醫療機構和中醫醫療服務發展,促進分級診療。
為建立規范有序的價格分類形成機制,《試點方案》要求,通用型醫療服務的政府指導價圍繞統一基準浮動,復雜型醫療服務的政府指導價引入公立醫療機構參與形成,特需服務和試行期內新增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醫療機構普遍開展、服務均質化程度高的診察、護理、床位、部分中醫服務等列入通用型醫療服務目錄清單。充分考慮中醫醫療服務特點,支持中醫傳承創新發展。
《試點方案》同時要求完善價格管理的支撐體系,統籌推進配套改革。在完善公立醫療機構政府投入機制方面,落實對中醫(民族醫)醫院和傳染病、精神病、職業病防治、婦產和兒童等??漆t療機構的投入傾斜政策。
最后,《試點方案》明確,國家醫保局將會同相關部門,遴選5個試點城市,直接聯系指導,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其他有條件的省份也可組織設區的市,按照《試點方案》要求因地制宜開展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全國政協常委黃璐琦:讓老百姓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
“中醫藥資源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是重要的生態資源,包含眾多極具中國特色的生態產品?!?span lang="EN-US">8月31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在接受人民政協網記者采訪時說生態產品是良好自然生態系統以可持續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滿足人類生產、生活需求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產品的總稱。如何利用中醫藥經驗,實現中醫藥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黃璐琦對此十分關注。他認為,目前中藥生態農業模式是醫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典型模式,而道地藥材生態種植模式更是可以形成獨具中醫藥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模式。
黃璐琦建議,根據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大力推進中藥材林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擴大優質中藥材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并根據區域自然環境和市場經濟條件,合理選擇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廣生態種植。
黃璐琦還建議,要積極培育生態產品消費市場,引導和激勵利益相關方開展交易,著力提高市場對道地藥材生態產品的認可度。同時建立起道地藥材生態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與保護的全過程價值實現機制,最終將道地藥材生態產品的價值附著于農產品、工業品、服務產品中,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巴ㄟ^生態產品的打造,促進中醫藥生態農業發展,讓老百姓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span lang="EN-US"> (來源:人民政協網)
人民日報: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敝嗅t藥人才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提升中醫藥教育整體水平。中醫藥學在用藥方面,遵循組方原則,注重多種藥物各有分工、協同合作;在治療方面,強調生理和心理協同,注重從身心整體上進行調治。建立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重在加強中醫藥基礎理論研究和教學,加強通人文、讀經典、重臨床、強能力的綜合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全面系統的中醫藥學思維方式,培養德才兼備、內外兼修的中醫藥特色人才。中醫藥學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需要教育引導學生將中醫藥學理論運用于臨床,在堅持中醫原創思維的基礎上,注重多學科合作,海納百川、融合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力求突破科研中的瓶頸,不斷提升解決疑難雜癥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中醫藥學發展具有鮮明的師承教育特征,發展師承教育是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注重發揮師承教育的優勢,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結構得到明顯改善。中醫藥師承教育重視師承名醫,強調融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于一體,將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堅持和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亟須將傳統教育的精髓融入現代教育體系,把師承教育貫穿于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探索創新名醫工作室、中醫藥師承班等教育模式。中醫藥院校應發揮各自優長,大力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多為基層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中醫全科醫生,多為人民群眾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助力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完善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亟須完善符合中醫藥特色的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按照“干什么評什么”原則,結合實際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在人才評價和激勵中,需要克服唯論文、唯學歷、唯職稱、唯獎項的導向,不機械照搬一種指標評價所有中醫藥人才。對于從事中醫藥學基礎研究的人才,著重評價其提出和解決重大問題的原創性貢獻、研究成果的科學價值和學術水平及影響;對于從事中醫藥學應用研究的人才,著重評價其技術創新與集成能力、取得的技術突破和自主知識產權等。注重探索針對教學型、科研型、臨床型、復合型人才的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政府表彰和社會褒獎相結合的中醫藥人才激勵機制,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提升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引導和激勵中醫藥工作者胸懷祖國、勇于擔當,艱苦奮斗、團結協作,善于傳承、勇于創新,潛心研究、淡泊名利,切實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林草局、國家發改委聯合發文:
到2025年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面積達500萬畝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林業草原保護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其中提出,推動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到2025年,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面積達500萬畝。
《綱要》提出,推進產業升級,發展林草中藥材產業,推動產業標準化綠色化發展。加強藥用野生植物資源人工培植。培育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新業態新產品。
《綱要》強調,“十四五”時期,林草事業發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以林業草原國家公園“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為主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林草高質量發展。
《綱要》提出六個方面舉措進一步完善林草支撐體系,包括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法治建設、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加強生態網絡感知體系建設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綱要》提出了“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的重點任務??茖W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堅持存量增量并重、數量質量統一。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健全保護體制,創新管理機制。加強草原保護修復,增強草原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等。
此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通則》《林草中藥材野生撫育通則》《林草中藥材仿野生栽培通則》3個通則,指導和規范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模式,保障林草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嚴打違規違法行為 整肅醫藥市場秩序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此前公布的《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規定》《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等三份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企業誠信、合規經營行為將在新政策體系下得到全方位監管,醫藥領域長期存在的藥品壟斷、商業賄賂、違規報價等行業頑疾,必將得到監管部門重拳嚴打。
嚴打違規違法行為
2017年,新版《反不正當競爭法》通過全國人大審議后,上海工商局快速反應,集中公告三起醫藥領域商業賄賂案的處罰,包括外資藥企代表施貴寶、泰凌醫藥、意大利凱西醫藥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2018年,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九部委聯合印發《2018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要點》,隨后各省市陸續發布醫藥購銷反腐文件,嚴打違規違法商業行為。
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發布的《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建立信用評價目錄清單、建立失信信息報告記錄渠道、開展醫藥企業信用評級、分級處置失信違約行為、鼓勵醫藥企業修復信用等有關內容。
隨后,《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的操作規范(2020版)》和《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級的裁量基準(2020版)》正式發布,對“嚴重失信”和“特別嚴重失信”行為進行了定義:
嚴重
根據法院判決或相關執法部門行政處罰認定的案件事實,近三年在本省范圍內,對各類醫療機構、集中采購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實施過給予回扣等醫藥商業賄賂行為,同一案件中累計行賄數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或單筆行賄數額3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
本地區稅務部門查處的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件中,屬于取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一方,涉案的價稅合計金額累計在100萬元以上,不滿1000萬元的。
特別嚴重
根據法院判決或相關執法部門行政處罰認定的案件事實,近三年在本省范圍內,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集中采購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實施過給予回扣等醫藥商業賄賂行為,同一案件中累計或單筆行賄數額200萬元以上。
本地區稅務部門查處的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件中,屬于取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一方,涉案的價稅合計金額累計在1000萬元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在以“三醫聯動”為主導的醫改大環境下,醫保支付制度深化改革和藥品價格利潤空間降低的趨勢不可逆轉,嚴厲打擊商業賄賂、操縱市場的行為,顯然是保證藥品價格監管成效的重要手段,如今的醫藥企業在招標采購及營銷推廣過程中,一旦因違規違法行為被列入失信名單,將可能瞬間失去市場。
整肅醫藥市場秩序
自國家醫保和市場監管部門啟動醫藥價格和信用評價制度建設以來,各省醫保部門和醫藥集中采購機構加快推進信用評價制度在全國范圍落地實施,同時不斷研究完善信用評價制度,強化震懾作用。
《辦法》規定:
第六條 實施下列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領域違法行為,且屬于本辦法第二條規定情形的,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一)生產銷售假藥、劣藥;違法生產、銷售國家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藥品(含疫苗);生產、進口、銷售未取得藥品批準證明文件的藥品(含疫苗);
(二)生產、銷售未經注冊的第二、三類醫療器械;
(三)生產、銷售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化妝品;
(四)其他違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
醫藥行業是市場監管的重點領域,針對醫藥領域給予回扣、市場壟斷等突出問題,監管部門充分發揮引導和規范作用,促進醫藥產品價格合理回歸。
自2020年底開始,反壟斷執法機構就已先后查處了萬邦德制藥集團案、先聲藥業集團案等。今年4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揚子江藥業實施縱向價格壟斷協議行為處以7.64億元罰款,創造了中國醫藥行業的反壟斷罰款紀錄。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央就將“加強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列為了今年工作的重心,并表示要“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增強監管權威性”。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
可以明確的是,國家下一步會加大對醫藥企業的監管和執法力度,未來在醫藥行業的重拳監管將成為常態。行業分析認為,醫藥行業已經開始由傳統的“底價代理+商業過票”模式過渡到“高開高返+營改增+兩票制”模式,企業在價格申報過程中不僅需要注意價格申報規則,避免踩規則“紅線”,還需要不斷提升合規經營水平,共同營造公平公正的醫藥行業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