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發布《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
商務部發布《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
近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我國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特點進行了分析,對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報告》顯示,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藥品流通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行業銷售總額穩中有升,集約化程度繼續提高,持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2020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24149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2.4%,增速同比放慢6.2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5119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1%,增速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
《報告》預測,在新發展格局下,藥品批發企業優化網絡結構將進一步加快,零售藥店健康服務功能將得到積極拓展,現代智慧醫藥供應鏈新體系將會持續完善,藥品流通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態勢更加明顯。
報告顯示,在相關統計報表中四川省中藥企業有如下表現:
協會會員四川遂寧市全泰堂藥業有限公司、四川德仁堂藥業連鎖有限公司在零售前100名榜上有名。
附:
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簡略版)
一、發展概況
(一)整體規模。
2020 年,全國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穩步擴大,但增速放緩。統計顯示,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24149 億元1,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2.4%,增速同比放慢6.2 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5119 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1%,增速同比加快0.2 個百分點。截至2020 年末,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1 萬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6298 家、下轄門店31.29 萬家,零售單體藥店24.10 萬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55.39 萬家2。
(二)企業效益。
2020 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3主營業務收入18214 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2.8%,增速同比放慢6.8 個百分點,約占全國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的85.2%;利潤總額435 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5.4%,增速同比降低2.7 個百分點;平均毛利率8.6%,同比上升0.1 個百分點;平均費用率6.8%,與上年持平;平均利潤率1.8%,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凈利潤率1.7%,同比上升0.1 個百分點。
(三)銷售品類與渠道。
按銷售品類分類,西藥類4銷售居主導地位,銷售額占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的71.5%,其次中成藥類占14.1%,中藥材類占2.3%,以上三類占比合計為87.9%;醫療器材類占7.4%,化學試劑類占0.7%,玻璃儀器類占比不足0.1%,其他類占4.0%。
按銷售渠道分類,2020 年對生產企業銷售額121 億元,占銷售總額的0.5%,同上年持平;對批發企業銷售額6881 億元,占銷售總額的28.5%,同比下降0.5 個百分點;對終端銷售額17079 億元,占銷售總額的70.7%,同比上升0.4 個百分點;直接出口銷售額68 億元,占銷售總額的0.3%,同比上升0.1 個百分點。
(四)銷售區域分布。
2020年,全國六大區域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華東36.1%,中南27.0%,華北15.2%,西南13.3%,東北4.4%,西北4.0%。其中,華東、中南、華北三大區域銷售額占到全國銷售總額的78.3%,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
三大經濟區藥品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京津冀經濟區12.8%,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長江三角洲經濟區26.5%,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經濟區10.6%,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
2020年銷售額居前10位的省市自治區依次為: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安徽、四川、湖北。同2019年相比,除江蘇、浙江、山東、河南位序略有升降外,其余各省位序保持穩定;上述省市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65.3%,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
(五)所有制結構。
在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藥品流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1011億元,占直報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60.5%;實現利潤250億元,占直報企業利潤總額的57.5%。股份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124億元,占直報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33.6%;實現利潤164億元,占直報企業利潤總額的37.7%。
(六)醫藥物流配送。
據不完全統計,2020 年全國醫藥物流直報企業(452 家)配送貨值(無稅銷售額)17459 億元(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物流企業配送貨值占69.5%),共擁有1170 個物流中心,倉庫面積約1222 萬平方米,其中常溫庫占40.3%、陰涼庫占57.8%、冷庫占1.9%;擁有專業運輸車輛16148輛,其中冷藏車占16.8%、特殊藥品專用車占1.6%。自運配送范圍在省級及以下的企業數量占81.5%;配送范圍覆蓋全國的企業數量占2.7%。委托配送范圍在各級行政區域較為均衡,承擔全國、跨區域、跨省、省內、市內及鄉鎮范圍配送的企業數占比在11%-22%。在物流自動化及信息化技術方面,51.7%的企業具有倉庫管理系統,34.9%的企業具有電子標簽揀選系統,29.1%的企業具有射頻識別設備。
(七)醫藥電商。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醫藥電商直報企業5銷售總額達1778億元(含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交易額),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7.4%。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交易額708億元,占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39.8%;B2B(企業對企業)業務銷售額1003億元,占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56.4%;B2C(企業對顧客)業務銷售額67億元,占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3.8%。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業務中移動端占47.6%,B2B業務中移動端占11.9%,B2C業務中移動端占72.9%。訂單總數11166萬筆,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訂單數3866萬筆,訂單轉化率97.9%;B2B訂單數2767萬筆,訂單轉化率96.0%;B2C訂單數4533萬筆,訂單轉化率96.2%。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網站活躍用戶量51萬;B2B網站活躍用戶量59萬;B2C網站活躍用戶量4953萬,平均客單價229元,平均客品數約11個。B2B日出庫完成率97.0%,B2C日出庫完成率99.4%。B2B電商業務費用率7.3%,B2C電商業務費用率16.3%,均高于行業平均費用率。B2B與B2C銷售結構差異較為明顯,B2B業務主要集中在西藥類,其次是中成藥;而B2C業務主要集中在西藥類、醫療器材類,其次是其他類。
(八)上市企業。
2020 年,藥品流通行業25 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和為14054 億元,同比增長4.0%,與2019 年相比降低13.4 個百分點。平均毛利率為17.6%,同比下降0.9 個百分點;平均費用率為13.6%,同比上升0.2 個百分點;平均利潤率為2.8%,同比下降0.1 個百分點。年終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值總計4834 億元,平均市值為193 億元。市值200 億元以上的企業增加到9 家,分別是大參林、國藥控股、益豐藥房、上海醫藥、華東醫藥、國藥股份、九州通、老百姓和華潤醫藥;其中大參林的市值最高,為516.03億元。年內,25 家藥品流通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對外投資并購活動共有92 起,涉及金額146.79 億元。
(九)注冊執業藥師。
截至2020 年12 月底,全國注冊執業藥師總數達到594154 人,同比增加78151 人;全國每萬人口注冊執業藥師數為4.2 人。注冊于藥品零售企業的執業藥師541264 人,占注冊總數的91.1%;注冊于藥品批發企業、藥品生產企業、醫療機構和其他領域的執業藥師分別為34329、3929、14514、118 人。
(十)社會經濟貢獻。
2020 年,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全年銷售總額相當于第三產業增加值的4.4%,同上年持平。其中,藥品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3%,同比上升0.2 個百分點;相當于第三產業增加值的0.9%,與上年持平8。2020 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納稅額(所得稅)為98 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6.3%;全行業從業人數約為624 萬人。
二、運行特點
(一)藥品批發企業集中度持續提高,銷售呈回升態勢。
(二)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穩中有升,增幅高于行業整體水平。
(三)醫藥物流企業提升服務能力,推進供應鏈協同發展。
(四)醫藥電商銷售增長,與線下融合進入發展新階段。
三、趨勢展望
(一)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下藥品流通行業進入變革關鍵期。
(二)藥品批發企業努力優化網絡結構及服務功能。
(三)零售藥店加快推進健康服務的升級步伐。
(四)大力發展現代智慧醫藥供應鏈新體系。
(五)醫藥電商催生醫藥市場競爭新態勢。
(六)加強行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