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新聞列表

中藥材現奢侈化追求道地勿竭澤而漁
作者:
來源:
2012/06/21 12:31
瀏覽量
【摘要】:
中藥材現奢侈化追求道地勿竭澤而漁
中國中藥協會監測的數據顯示,其所檢測的537種藥材中有399種價格上漲,平均漲幅10%,最高漲逾400%。尋常藥材太子參每公斤600元,被譽為補血圣品的阿膠,上世紀80年代以來價格飆漲49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4.9%。犀牛角粉、東北雪蛤、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早已與“國酒茅臺”比肩,價超黃金,大有打造藥品界LV之勢。
藥材好藥才好,道地藥材稀缺成奢侈化主因
對于中醫藥行業藥材集體上演“漲價潮”,有關專家分析指出,雖然自然氣侯災害、土地及野生資源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游資炒作推高、中間商暗中牟利、通貨膨脹等助推了藥材市場的這波“牛市”,但歸根結底,道地中藥材的日漸稀缺和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才是漲價的絕對主因。隨著環境問題的加劇,我國道地材產地已非常有限,行業已全面進入“資源為王”時代。
道地藥材對中藥品質和療效的決定性作用,已經得到中醫幾千年的臨床用藥實踐證明。中醫認為,“諸藥所生,皆地有境界”,具有特定的種質、特定的產區、特定的生產加工方法所生產出來的中藥材,及其配伍、炮制而成的藥劑,藥力、藥效、性味、安全性等都遠遠高于一般性藥材。這也就意味著誰掌握了優質的中藥材資源,誰就能在中藥材市場掌握話語權。
對于這點,源自醫圣張仲景故里的河南宛西制藥早于上個世紀末,就依托當地八百里伏牛山天然藥庫的自然資源,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起了20萬畝山茱萸藥材種植基地,并于2003年首批通過國家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為保障地道中藥材供應,實現“藥材好,藥才好”制藥理念,公司還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分別在豫、皖、鄂、川分別建立了地黃、山藥、丹皮、澤瀉和茯苓GAP藥材基地。目前,宛西制藥已為全國GAP認證品種和道地藥材種植規模領先的中藥企業。
可及性為中醫藥源頭活水,藥材基地建設固本培“源”
宛西制藥對GAP藥材基地建設的大規模投入,并不是行業內的個案,中醫藥企業巨頭建設藥材基地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這背后既有企業的發展所需,但同時也暴露了中藥行業所遭遇到的無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中醫保健”、“養生說”興起,成為普通百姓關注的熱點,中藥材的屬性也逐漸從單一的防痛治病向滋補膳食、保健養生等多個領域延伸,中醫藥“剛需”與日俱增。但一路看漲的中藥材價格卻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中藥材價格高得有點兒讓他們吃不起了。實則,對中藥材“傷不起”的還有中藥企業。
資深中藥行業人士指出,道地藥材的稀缺性正逐漸顯露,加之社會經濟大環境影響,中藥材“漲價”將會成為常態。中藥企業因為并不掌握對藥材的定價權,且受制于物價部門對藥品價格的嚴控,生存狀況步履維艱。但如宛西制藥這樣搶先布局藥材基地“筑巢”的藥企,由于儲備了足夠的“冬糧”,反倒迎來企業發展的戰略機遇。
中藥炮制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