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協會簡訊 4期
協會簡訊
第四期
四 川 省 中 藥 行 業 協 會 2 0 21 年 3 月 1 日
網站: http://www.lineasex.com Email: sczyxh@163.com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部署,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認真總結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經驗做法,破解存在的問題,更好發揮中醫藥特色和比較優勢,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政策措施》強調,要夯實中醫藥人才基礎,提高中醫藥教育整體水平,堅持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要提高中藥產業發展活力,優化中藥審評審批管理,完善中藥分類注冊管理。要增強中醫藥發展動力,保障落實政府投入,多方增加社會投入,加強融資渠道支持。要完善中西醫結合制度,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健全中西醫協同疫病防治機制,完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提高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水平。要實施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加強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科研平臺建設,實施名醫堂、中醫藥產學研醫政聯合攻關、道地中藥材提升工程,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實施中醫藥開放發展工程。要提高中醫藥發展效益,完善中醫藥服務價格政策,健全中醫藥醫保管理措施,合理開展中醫非基本服務。要營造中醫藥發展良好環境,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優化中醫藥科技管理,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提高中醫藥法治化水平,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 (來源 新華社)
四部門發文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
2月10日,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共同發布《關于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豆妗访鞔_,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經水提、分離、濃縮、干燥、制粒而成的顆粒,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按照中醫臨床處方調配后,供患者沖服使用。中藥配方顆粒的質量監管納入中藥飲片管理范疇。其在臨床使用方面政策,由相關部門另行研究制定或明確。
此外,《公告》要求中藥配方顆粒不得在醫療機構以外銷售。醫療機構使用的中藥配方顆粒應當通過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陽光采購、網上交易。由生產企業直接配送,或者由生產企業委托具備儲存、運輸條件的藥品經營企業配送。接受配送中藥配方顆粒的企業不得委托配送。中藥飲片品種已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各省級醫保部門可綜合考慮臨床需要、基金支付能力和價格等因素,經專家評審后將與中藥飲片對應的中藥配方顆粒納入支付范圍,并參照乙類管理。
中藥配方顆粒在我國的試點工作源于1993年。經過20余年研究和20年試點生產、使用,中藥配方顆粒在中醫臨床中供中醫生和患者選擇使用,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豆妗窂娀藢俚乇O管責任。中藥配方顆粒品種實施備案管理,不實施批準文號管理,在上市前由生產企業報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豆妗穼χ兴幣浞筋w粒的藥品標準提出明確要求。中藥配方顆粒應當按照備案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并符合國家藥品標準。國家藥品標準沒有規定的,應當符合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標準。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頒布實施后,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相應標準即行廢止。
國家藥典委員會已設立中藥配方顆粒專項辦公室,著手開展標準統一、專家審核工作,目前已制定完成《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控制及標準制定技術要求》。相關技術要求不僅引入了“標準湯劑”的概念,使中藥配方顆粒工藝制訂的合理性和質量控制有了衡量的依據,還規定了特征圖譜質量控制技術的應用,強化了中藥配方顆粒的整體質量控制水平。
《公告》強化了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的全過程管理?!豆妗访鞔_,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應當具備中藥炮制、提取、分離、濃縮、干燥、制粒等完整的生產能力,具有全過程追溯及風險管理能力,并具備與其生產、銷售的品種數量相應的生產規模?!豆妗愤€要求“生產中藥配方顆粒所需中藥材,能人工種植養殖的,應當優先使用來源于符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的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的中藥材,提倡使用道地藥材”等,強調了企業對于藥材質量的把控。
2021年全國中醫藥局長會議召開
2月9日,2021年全國中醫藥局長會議在京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回顧2020年中醫藥工作,研判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出席并講話,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余艷紅主持會議并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作工作報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閆樹江、孫達,老領導馬建中出席會議。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中醫藥發展面臨的形勢,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對中醫藥服務供給提出的新要求,新發展理念對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發展格局對增強中醫藥貢獻度提出的新要求,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實現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中西醫并重的方針,加強頂層設計,推動試點探索,實施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進一步融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創新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要突出做強特色,突出補齊短板,聚焦關鍵環節和領域發力見效,在重點工作上實現突破。要樹立大抓落實的鮮明導向,切實提升抓落實的精神狀態、方式方法、效果要求,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細之又細、嚴之又嚴做好中醫藥領域的疫情防控工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筑上牢固的中醫藥防線。
會議要求,2021年全國中醫藥系統要堅持進一步完善政策機制,以編制實施“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啟動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為抓手,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加快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應有貢獻。一要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救治中醫藥工作,切實提升中醫藥應對疫情防控能力。二要深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落實,持續優化政策供給。三要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啟動實施重大工程。四要完善中醫藥法相關制度,依法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五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的作用,加強優質高效服務體系建設。六要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推動中醫藥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七要完善保障機制,加強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八要加強科研能力和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九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快中醫藥“走出去”步伐。(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
中辦、國辦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1月31日,中辦、國辦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正式公布。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共計六個方面。一是總體要求。二是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三是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四是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五是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六是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方案》提出了十八個具體項目,51個實施內容及要求。
《方案》專門強調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制定促進行業協會商會規范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行業經營自律規范、自律公約,規范會員行為。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制定發布產品和服務標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及有關政策法規。
在《方案》的第三個方面: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中,第五項推動勞動力要素有序流動以第15條特別提出: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質量。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簡化優化人力資源服務許可流程,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事中事后監管。依托具備較強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對專業性強、社會通用范圍廣、標準化程度高的職稱系列,開展社會化職稱評審。
在《方案》的第六個方面: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中,第十六項健全社會監督機制以46條提出.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制定促進行業協會商會規范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行業經營自律規范、自律公約,規范會員行為。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制定發布產品和服務標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及有關政策法規。 (來源:新華網)
四川省人民政府代省長黃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大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融合發展,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
在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四川省人民政府代省長黃強做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在第二個方面“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總體考慮及2021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重視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大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融合發展,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實施中醫藥十大行動,推動中醫藥產品和技術創新,促進中醫與現代科學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川產道地藥材種植種苗繁育基地和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加強中醫特色人才培養,推廣中醫藥文化。加強縣市區中醫院建設,讓人民群眾更好享有優質中醫藥服務。(來源:川觀新聞)
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新機遇在哪?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黃璐琦)
2021年是“十四五”戰略規劃開局之年,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抓“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機遇,“三醫聯動”結構性政策轉換,中國醫藥產業正在夯實產業轉型創新升級的根本動力。隨著《中醫藥法》深入實施,新版《藥典》質量標準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療效卓著,大灣區中醫藥創新實踐,行業正在面對全新的市場發展形勢。為此,《醫藥經濟報》特別推出“中醫藥價值驅動”策劃,聚焦研判 “十四五”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新機遇
所有挑戰歸根到底在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黃璐琦
“疫情持續了一年仍在全球肆虐。一年前在武漢抗疫期間,我們率隊收治的危重型患者治愈出院率為88%,參與救治了千余例普通型、輕型患者,并形成一套中醫藥診療方案,獲得了一個新冠肺炎中藥新藥臨床試驗批件?!敝袊こ淘涸菏?、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分享道,“研究證實,中西醫結合能較快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縮短住院天數,提高核酸轉陰率,有效減少輕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的發展,提高治愈率,減少病亡率?!?span lang="EN-US">
通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醫藥的作用得到充分證明。在“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主線下,中醫藥為全球抗疫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不過,黃璐琦指出,盡管中醫藥全方位、深度參與抗疫救治工作并開展大量臨床試驗,療效確切,且獲得了許多有統計學意義的數據,但國外學術期刊仍對中醫藥不太信任,現實映射出中醫藥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所有挑戰歸根到底在人。中醫藥事業傳承的核心是人,創新的主體是人,發展的關鍵也是人??v觀中醫藥事業近幾十年的發展,人才建設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醫藥的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問題,特別是高層次的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瓶頸。因此“十四五”將更加突出強調培養中醫藥時代新人的重要性。為此,黃璐琦特別強調,要遵循中醫藥事業自身的發展規律,進一步完善師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結合的創新路徑,探索研究符合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特點和拔尖創新人才成長規律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兼具中西醫融通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科研能力和臨床水平突出、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的中醫藥傳承創新型人才大量涌現。
其次,他表示,“十四五”期間必須補短板、強弱項,真正做到中西醫并重,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坝辛朔现嗅t藥發展的專業人才,就必須大力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實現創新突破。突出中醫藥文化特色,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未來看待中醫、研究中醫、運用中醫、推廣中醫,必須始終保持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推動中醫藥按照自身規律不斷發展。強調中醫藥原創思維,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科研思路與方法?!?span lang="EN-US">
同時,推動中醫藥轉型發展,通過建立真正體現中醫藥特點的醫院評價體系等,改進科研評價機制、臨床療效評價機制和人才評價機制,提高項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推動中醫臨床療效評價與轉化應用研究,不斷提高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和臨床診療水平。包括進一步完善符合中藥特色的新藥審批制度、醫療服務價格政策、醫保支付制度等,激發中醫藥服務活力和創新動力。如化濕敗毒顆粒已完成三項隨機對照試驗,以臨床循證證據證實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數據化也將促進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再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