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協會簡訊20期
協會簡訊
第二十期
四 川 省 中 藥 行 業 協 會 2 0 1 9 年 11 月 26 日
網站: http://www.lineasex.com Email: sczyxh@163.com
12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全國老齡辦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強化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銜接。國家中醫藥局要按職責分工做好深化醫養簽約合作、合理規劃設置有關機構等工作。要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的獨特作用,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產品和服務,增強社區中醫藥醫養結合服務能力。要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并加強管理,在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結束后1個月內告知其體檢結果及健康指導建議,以歷年體檢結果為基礎,為老年人建立連續性電子健康檔案并提供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含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意見》明確要推進醫養結合機構“放管服”改革。國家中醫藥局要按職責分工負責做好簡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加強醫養結合服務監管等工作。
《意見》還指出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保障政策,強隊伍建設等。
國務院部署藥品集采四大措施
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更好服務群眾看病就醫。
會議指出,推進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為降低“虛高”藥價、減輕群眾負擔發揮了積極作用。會議要求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
一是擴大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范圍,優先將原研藥與仿制藥價差較大的品種,及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基本藥物等納入集中采購,以帶量采購促進藥價實質性降低。構建藥品國家集中采購平臺,依托?。▍^、市)建設全國統一開放采購市場。
二是確保集中采購藥品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建立中標生產企業應急儲備、庫存和產能報告制度,加強中標藥品抽檢,實行市場清退制度。建設藥品追溯系統,明年底前率先實現疫苗和國家集中采購使用藥品“一物一碼”,并可由公眾自主查驗。
三是制定實施國家用藥管理辦法。推動醫療機構首先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醫保目錄藥品。加強醫院藥事管理,依法查處不合理用藥行為。建立健全藥品價格常態化監管機制。在總體不增加患者負擔的前提下,穩妥有序試點探索醫療服務價格的優化。
四是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原則上對同一通用名相同劑型和規格的原研藥、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等實行相同的支付標準。探索更加高效的藥品貨款支付辦法。
人民日報刊發評論: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是5000多年文明的結晶,在全民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患者喜歡看中醫,就是因為副作用小,療效好,中草藥價格相對便宜。然而,今天的中醫藥發展,面臨傳承與創新的問題。如何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成為不容回避的時代考題。
回應時代挑戰,離不開頂層設計。不久前,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發布,該文件是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名義發布的第一個有關中醫藥方面的文件。全國中醫藥大會也于近日召開,這次大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中醫藥迎來大好時機,將開啟傳承創新發展的新征程。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币恢晷〔莞淖兪澜?、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醫藥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對世界醫學文明產生積極影響。
面向未來,中醫藥需要傳承精華,更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堅持守正創新。守正才能讓國粹傳承不走樣。試想,如果中醫不會把脈,不會開方,不再堅持中醫思維,那么中醫的傳統將無以為繼。另一方面,如果道地藥材不地道,治病救人的中藥都“病”了,中醫如何能妙手回春?堅守中醫原創思維,糾正離宗的傳承,保持道地性,不因炮制之繁而減省人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醫藥事業才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當前,一些中醫藥特色優勢不再,原因在于“以西律中”。今天的中醫被要求用西醫的標準來驗證,中藥有效性需要按西藥的方法來評價。中藥西管,逼退了不少靈丹妙藥;中醫西化,難倒了不少能看好病的民間中醫。中醫西醫分屬兩種不同的醫學,一旦用西醫的“鞋子”來衡量中醫的“腳”,便會導致“削足適履”;用西醫的方法管中醫,結果只會是中西醫無法“并重”甚至無法“并存”。堅持中西醫事業并重,就要真正實現“一碗水端平”,激發中醫從業者的熱情,培植中醫發展的沃土,努力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
守正與創新互為一體,必須堅持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中醫藥要想老樹發新枝,必須實現創新發展。實際上,中醫藥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從《黃帝內經》奠定中醫理論體系,到明清時期瘟病學的產生;從中醫典籍中煥發新生的青蒿素,到將傳統中藥的砷劑與西藥結合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創新,始終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根本動力。正確處理好守正和創新的關系,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中醫藥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我們才能共同擦亮中醫文化瑰寶,為健康中國建設助力。
中醫藥相關商會發布
“積極擔當行業責任,控制中藥源頭質量”倡議
11月8日,由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主辦的“深入實施中藥源頭質量控制”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聯合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中藥協會等13家國內中醫藥相關商協會組織,向全國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及中成藥生產、經營企業發起中醫藥“清源”行動并發布“積極擔當行業責任,控制中藥源頭質量”倡議。
倡議書提出,當前我國中醫藥行業蓬勃發展、整體向好。但中藥材市場不規范,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依然存在,一些不法企業和商販急功近利,以次充好,制假售假,惡意炒作藥材價格,攪亂市場秩序,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也損壞了行業企業的聲譽。為此,倡議各中醫藥相關單位要嚴格遵守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把守法誠信視為企業生命,把法律法規作為企業不能突破的底線;切實做好中藥材源頭的質量控制,建立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監督舉報涉中藥材違法違規行為,將違法違規企業納入醫藥行業“黑名單”,向社會公布,所有行業組織內企業斷絕與“黑名單”企業的業務往來,不讓行業“害群之馬”有生存空間;組織中藥材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制定,牽頭制定行業團體標準,大力推廣道地藥材產品;通過全國工商聯參政議政渠道,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出臺科學管用的政策法規,促進中醫藥行業健康發展。
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出席會議并講話。李兆前指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的出臺,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動中醫藥服務人民、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本次倡議的發布,對于增強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感,把好中藥源頭的質量關,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李兆前強調,要充分認識嚴格控制中藥源頭質量的重要意義,引導廣大民營企業誠信守法經營,加強行業自律,守住“治病救人”這一做藥人的初心,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線,為老百姓生產“良心藥、放心藥”;要充分發揮商協會組織作用,從中藥材的源頭質量抓起,種養殖出優質的中藥材,引導行業企業遵循傳統,做良心藥,賺良心錢;要充分發揮商協會與有關部門、科研機構、專家學者聯系緊密的優勢,制定相關標準,加快“優質中成藥”評價工作,鼓勵中藥材種養殖企業在保障中藥材質量方面下大功夫;要發揮商協會聯系企業廣泛、信息反饋及時的優勢,及時反映行業問題和企業訴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參與行業相關政策制定。
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會長修淶貴致辭并宣讀倡議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中國中藥協會有關負責同志,以及醫藥企業家代表、中藥材行業代表在會上發言。會議還舉行了倡議書簽字儀式,13家商協會負責同志、中藥材集散地政府部門代表、60余位中醫藥企業家參加會議。
這些藥:奧司他韋、連花清瘟、小兒豉翹清熱顆?!?o:p>
11月1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同時掛出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和《醫務人員流感培訓手冊(2019年版)》,一批藥被衛健委點名:奧司他韋、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清開靈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span lang="EN-US">
近日,曾有國家衛健委專家表示,11月中下旬開始,我國的流感活動將逐步增強,之后我國將由北向南陸續進入流感流行季。
《方案》顯示,重癥或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應盡早給予經驗性抗流感病毒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
發病 48 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病時間超過 48 小時的重癥患者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非重癥且無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發病 48 小時內,充分評價風險和收益后,再考慮是否給予抗病毒治療。我國目前上市的藥物中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血凝素抑制劑和M2 離子通道阻滯劑三種。
與此同時,《方案》公布了流感中醫治療的相應方案。
風熱犯衛
主癥:發病初期,發熱或未發熱,咽紅不適,輕咳少痰,無汗。
舌脈:舌質紅,苔薄或薄膩,脈浮數。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常用中成藥: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類,如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清開靈顆粒(膠囊、軟膠囊、片、口服液)、疏風解毒膠囊、銀翹解毒類、桑菊感冒類等。兒童可選兒童抗感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
《方案》還公布了:熱毒襲肺治療方案、重癥辨證治療方案——毒熱壅肺、毒熱內陷、內閉外脫,以及恢復期辨證治療方案——氣陰兩虛,正氣未復(包括主癥、舌脈、治法、常用中成藥、基本方藥及服用方法等等)。
中醫藥國際標準已達45個
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消息,由中國推動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的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 TC249)目前已發布45個中醫藥國際標準,中醫藥正快步融入國際醫藥體系,為人類健康福祉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在中國政府倡議下,第62、67屆世界衛生大會兩次通過《傳統醫學決議》,并敦促成員國實施《世衛組織傳統醫學戰略(2014-2023年)》,傳統醫學和補充醫學如今在88%的世衛組織會員國得到應用。今年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
據了解,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政府已同40余個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地區主管機構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中藥已在俄羅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聯酋等國以藥品形式注冊。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和學堂,培養本土化中醫藥人才。
東阿阿膠榮獲“中國十大中醫藥民族品牌企業”稱號
近日,以“傳承創新、文化引領、產業驅動、科學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在深圳舉辦,東阿阿膠作為特邀企業出席大會,并榮獲“中國十大中醫藥民族品牌企業”稱號。
據悉,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發展,中醫正在為人類的健康和長壽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中醫“未病先治、未老先養”的治未病理念,讓滋補養生保健備受矚目。阿膠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作為阿膠行業的引領者,東阿阿膠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品牌計劃”,代表中國向全世界展示影響力。在戰略上,東阿阿膠倡導“全產業鏈”,加大對研發和創新的投入,讓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基因技術、生物科技與傳統阿膠制作結合,成為融合現代與傳統、用世界語言說話、被現代醫學邏輯驗證過的中藥。
據悉,本次大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國中藥協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等八大機構聯合主辦,1500余人出席了此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