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會簡訊2015-20期
協 會 簡 訊
第二十期
四 川 省 中 藥 行 業 協 會 2 0 1 5 年 12 月 28日
網站:http//www.lineasex.com Email: sczyxh@163.com
習近平致信、李克強批示祝賀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
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向長期奮戰在中醫藥戰線的同志們致以誠摯問候。摘要如下。
60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開拓進取、砥礪前行,在科學研究、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以屠呦呦研究員為代表的一代代中醫人才,辛勤耕耘,屢建功勛,為發展中醫藥事業、造福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希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作出批示表示祝賀。 李克強在批示中指出,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年來,薪火相傳,矢志攻關,匯聚各方力量,研發出以青蒿素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在中醫藥科研、教學、技術服務等方面成績斐然。
以屠呦呦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員不僅是中醫藥界的驕傲,而且是整個科技界的驕傲。廣大中醫藥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勇擔中醫藥振興發展重任,適應群眾健康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堅持中西醫并重,突出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借助現代技術,推動重大新藥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等取得新進展,在深入推進醫改中發揮更大作用,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提升中醫藥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做到在繼承中創新發展,在發展中服務人民,為豐富祖國醫學寶庫、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22日上午,中國中醫科學院舉行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會上宣讀了習近平的賀信和李克強的批示并講話。她表示,在黨和國家重視關懷下,中醫藥事業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中西醫并重,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強多學科聯合科研攻關,增強服務能力,推動中醫藥走出去,為健康中國建設和人類健康事業作出獨特貢獻。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在會上先后發言。
2015年中藥行業十大關鍵詞
1.關鍵詞:中醫藥納入“一帶一路”全球化戰略 。2015年10月,衛計委印發關于推進“一帶一路”衛生交流合作三年實施方案的通知,旨在促進我國同沿線國家衛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全球軟實力競爭中,中華文明必須占據重要位置。而中醫藥既是國粹,又是21世紀可產業化的大健康黃金板塊。讓中醫藥全球香飄,已被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高度推進,由此也催生了2015年一系列重大變革和重大事件,更將對未來中醫藥事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2.關鍵詞: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新療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一種半合成品的中藥提取物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超出多人意料,屠呦呦也因此名滿天下。這既是對屠教授及團隊多年來奉獻青蒿素事業的認可;也是中醫藥國際化的重大進展;更是中國當前國際影響力的集中體現。屠呦呦獲獎背后,站著千千萬萬長期辛勤付出的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站著正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強盛中華。
3.關鍵詞:《國家中醫藥法(草案)》通過國務院批準 。
4.關鍵詞:新《藥典》實施,市場優勝劣汰加速 。2015版《藥典》推出并于
5.關鍵詞:以編碼體系為核心的系列中藥標準頒布。 2015年10月,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藥系列編碼標準為標志,中藥標準化開始明顯加速。隨后,《道地藥材標準通則》、《中藥學基本術語》等109項中醫藥團體標準發布。內容之細、頻率之高、數量之多,前所未有,說2015年是中藥“標準化年”毫不為過。 以上標準的發布,對凈化中藥材流通、規范中醫藥臨床診療、基本術語及評價方法等意義重大;也意味著中國將力求通過標準來掌握全球中醫藥產業話語權,實現中醫藥國際化的戰略目的。
6.關鍵詞:中藥材發展中長期規劃出臺 。2015年4月,在歷經3年多的征求意見和論證后,國家《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正式出臺。這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藥材方面的專項規劃,對中藥材行業家底、發展階段,以及未來行業頂層架構、發展方向做了一次全面的盤點和規劃。特別是生產技術、信息服務、交易平臺等系列平臺的建設,將對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7.關鍵詞:GMP監管日益嚴格,飲片行業大洗牌開始 。隨著GMP認證大限的到來,加上飛檢等監管措施的多樣化,國內藥品生產企業面臨著大洗牌。尤其是飲片生產企業面臨的形勢將更為嚴峻,2015年被吊銷GMP證照的飲片企業數量超過過去5年的總和。 這背后原因,一方面是部分低端重復的飲片企業已成為過剩的中間環節,除了分包裝、過票等功能外,沒有太多存在價值;另一方面,產地初加工和產地GMP飲片企業的興起,也對傳統飲片企業造成極大沖擊。
8.關鍵詞:中藥材家種生產嚴重失衡與野生資源枯竭相伴 。在糧食價格持續下滑、“藥糧比”不斷拉開的背景下,2015年國內中藥材種植已連續6年保持增長,部分大宗藥材甚至出現“爛市”。2015年9月,中藥材產新季,多個產地傳來滯銷價跌消息,而與之對應的則是,野生資源枯竭加速,在經歷2014年行情低谷后,今年再次進入價格上行通道。 屢屢的產銷失衡,嚴重挫傷藥農積極性,影響國家扶貧戰略。如何準確信息導航,科學規劃;加快野生變家種步伐,已成為行業迫在眉睫的大問題。
9.關鍵詞:“銀杏葉事件” 表明國家監管態度 。由于偷工減料擅自改變生產工藝,
10.關鍵詞:中藥材電商標準正式發布,千年流通方式進入數字化時代 。2015年8月,國內首個《中藥材產品電子交易規格標準》發布。首次發布的是常用202種藥材1200多個商品規格,2016年將拓展到1000個品種的5000多個商品規格,實現中藥材流通全覆蓋。這是我國首個中藥材電商標準;也是國內首個由第三方平臺發布、仲裁的電子商務標準,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進入2.0版時代。 該《標準》產生于中藥材電子商務平臺,又將在電子商務平臺上推廣和完善。意味著我國中藥材電子商務的日益成熟;更意味著中國企業將掌握全球中藥材流通標準的話語權。因而意義十分重大!
2015年十大關鍵詞總結起來,可用三個詞概括:“洗牌”、“變革”、“機遇”。 在國家戰略和相關政策法規保駕護航下,中藥行業在2015年取得重大成就。正式邁入“標準化時代”、“數字化時代”;而諾貝爾獎的獲得,更讓中醫藥國際化取得重大進展。 同時,在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體系的推進下,行業淘汰也在加速,“優質優價”環境日益成熟。因而,對于即將到來的2016年,中藥行業前景光明,大可預期!
中醫藥管理局要求加強中藥飲片管理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進一步加強中藥飲片處方質量管理強化合理使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建立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重點點評味數過多或費用過高的中藥飲片處方。防止中藥材資源浪費和中藥飲片費用不合理增長,切實保障患者權益和用藥安全。
通知強調,建立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要根據《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和《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有關要求,建立健全系統化、標準化和持續改進的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切實加強中藥飲片臨床應用管理,規
通知明確,二級及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含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每月至少開展一次中藥飲片處方點評。門急診中藥飲片處方的抽查率應不少于中藥飲片總處方量的0.5%,每月點評處方絕對數不少于100張,不足100張的全部點評;病房(區)中藥飲片處方抽查率(按出院病歷數計)不少于5%,且每月點評出院病歷絕對數應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點評。其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藥飲片處方點評由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按照全行業管理和屬地化原則,定期和不定期組織專家或委托行業協會、學術組織進行處方點評和業務指導。重點點評味數過多或費用過高的中藥飲片處方。通知要求,開具中藥飲片處方應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辨證論治和方劑配伍原則,進一步規范中藥飲片處方開具和審核。二級以上醫院中藥飲片處方應由主管中藥師以上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處方審核、核對、發藥以及安全用藥指導;其他醫療機構應由中藥師以上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可結合本地區用藥習慣和專業特點等實際情況,探索規范中藥飲片處方每劑味數的合理區間;根據中藥材價格波動等情況探索規范中藥飲片處方每劑費用的合理區間,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通知還說,切實加強中藥飲片采購、驗收、保管、調劑、臨方炮制、煎煮等全過程質量管理,保證中藥飲片質量。加強中藥飲片調配管理,確保中藥飲片使用的質量和安全。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談取消醫保兩定資格審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消息,2015年底前,將全面取消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實施的定點醫藥機構資格審查項目。 按照黨中央關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的要求,今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第一批取消6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明確要取消地方人社部門實施的兩定資格審查項目。
取消兩定資格審查將進一步減少行政干預,有利于促進醫療機構公平競爭,但取消兩定資格審查并不是要取消協議管理。 意見對取消社保行政部門實施的兩定資格審查后,如何完善協議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一是統籌地區人社部門應及時將定點醫藥機構的條件向社會公開,有關條件要體現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與管理的要求,包括醫藥機構規劃布局、服務能力、內部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內容。二是依法設立的各類醫藥機構,無論其級別、類別和所有制性質,均可對照條件自愿向社保經辦機構申請成為醫保定點,社保行政部門不再進行前置審批。 三是經辦機構要建立公開透明的評估機制,探索通過第三方評價等方式開展評估,選擇服務質量好、價格合理、管理規范的醫藥機構談判簽訂服務協議。 四是要不斷完善服務協議,除了明確服務人群、服務范圍、服務內容、服務質量、費用結算、違約處理等基本內容外,還要體現總額控制指標、具體付費方式和標準、費用審核和控制等內容,并根據醫保政策和管理的需要及時補充完善,有條件的地方還可探索長短期協議相結合的動態協議管理辦法。五是經辦機構和定點醫藥機構要嚴格履行服務協議,社保行政部門要加強行政監管,要拓寬監督途徑、創新監督方式,動員社會各界參與醫療保險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