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協會簡訊08期
協會簡訊
第八期
四 川 省 中 藥 行 業 協 會 2 0 1 7 年 6 月 15 日
網站:http://www.lineasex.com Email: sczyxh@163.com
國辦發文:加快發展專業化服務,全面發展中醫藥服務
一、 拓展多層次多樣化服務
1鼓勵發展全科醫療服務 發展社會力量舉辦、運營的高水平全科診所,建立包括全科醫生、護士等護理人員以及診所管理人員在內的專業協作團隊,為居民提供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等簽約服務。
2加快發展專業化服務 積極支持社會力量深入??漆t療等細分服務領域,擴大服務有效供給,培育專業化優勢。
3全面發展中醫藥服務 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鼓勵社會力量以名醫、名藥、名科、名術為服務核心,提供流程優化、質量上乘的中醫醫療、養生保健、康復、養老、健康旅游等服務。
4有序發展前沿醫療服務 鼓勵有實力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瞄準醫學前沿,組建優勢學科團隊,提供以先進醫療技術為特色的醫療服務。
5積極發展個性化就醫服務 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建立方便快捷的就醫流程,營造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積極探索診療、護理、康復、心理關懷等連續整合的服務,進一步提升就醫體驗,多方位滿足患者身心健康需要。
6推動發展多業態融合服務 促進醫療與養老融合,促進醫療與旅游融合,發展健康旅游產業,促進互聯網與健康融合發展智慧健康產業,促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發展遠程醫療服務體系,促進體育與醫療融合興辦以科學健身為核心的體醫結合健康管理機構。
7探索發展特色健康服務產業集聚區 堅持合理定位、科學規劃,在土地規劃、市政配套、機構準入、人才引進、執業環境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和傾斜,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打造健康服務產業集群。
二、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
1放寬市場準入 凡符合規劃條件和準入資質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
2簡化優化審批服務 積極推進一站受理、窗口服務、并聯審批,推廣網上審批,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
3促進投資與合作 發展醫療服務領域專業投資機構、并購基金等,加強各類資源整合,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培育上水平、規?;尼t療集團。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療機構在人才、管理、服務、技術、品牌等方面建立協議合作關系,支持社會力量辦好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
4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外資投資辦醫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進一步簡化優化審批核準事項。
三、強化政策支持
1加強人力資源保障 改革醫師執業注冊辦法,全面實行醫師執業區域注冊,醫師個人以合同(協議)為依據,可在多個機構執業,促進醫師有序流動和多點執業。鼓勵醫師到基層開辦診所,鼓勵醫師利用業余時間、退休醫師到基層衛生機構執業或設工作室。
2落實完善保險支持政策 落實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的有關規定,醫保管理機構與社會辦醫療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在程序、時限、標準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對待。推動商業保險機構遵循依法、穩健、安全原則,以戰略合作、收購、新建醫療機構等方式整合醫療服務產業鏈,探索健康管理組織等新型健康服務提供形式。落實推廣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
3推進醫藥新技術新產品應用 推動企業提高創新、研發能力,實現藥品醫療器械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更好支持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發展。促進醫研企結合,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醫學院校、醫藥企業開展醫學科技創新合作,搭建醫學科研成果轉化平臺,為醫療新技術新產品臨床應用提供支持。
4加強財稅和投融資支持 各地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社會辦醫療機構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對社會辦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按規定免征增值稅,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企業所得稅支持政策。
5合理加強用地保障 鼓勵各類投資主體按照統一的規則依法取得土地,提供醫療服務。包括私人診所在內的各類醫療機構用地,均可按照醫療衛生用地辦理供地手續。支持實行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土地供應方式。
·
CFDA:藥品GMP認證與生產許可證有望"兩證合一"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2016年度藥品檢查報告,標志著藥品監督管理模式發生重要轉變。食藥監總局藥化監管司司長丁建華就此指出,未來藥品監管的重心將向監督檢查方向進一步轉變,考慮在未來探索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認證與藥品生產許可證‘兩證合一’,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目前藥品GMP認證已下放到省級食藥監管部門,總局從
2020版中國藥典 中藥飲片標準提升與完善仍是重點
倒逼中藥材提高質量 近年來,中藥飲片的市場抽驗合格率僅為60%~70%,規范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肖永慶認為,2015版《中國藥典》在中藥標準上有了很大提升,但部分標準內容仍需補充完善。企業目前所遇到的某些檢驗項目不合格率高的問題,不完全是標準的問題,而應該考察檢驗批次的來源是否一致,因為產地不同,藥材的變異會非常大。鑒于此,制訂標準時收集樣本應更具代表性,一個品種一個基原,不能一個品種多個基原。
國家藥典委員會研究員翟為民指出,從小農經濟生產方式轉變到工業化生產方式是巨
大的跨越,法規、監管都要跟上。“唯成分論不可,廢成分論更不可”。藥典標準是最基礎標準,而不是最低標準。標準提升有個過程,但方向是明確的,不能降低標準。道地藥材不是沒有,達不到標準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為了追求利潤降低成本所致。比如藥典品種野生紫草,生長季節很短,生長地環境極為嚴酷,采收困難,加之工業化生產需求量大,采收成本很高,但企業不愿增加這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