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協會簡訊13期
協會簡訊
第十三期
四 川 省 中 藥 行 業 協 會 2 0 1 7 年 9 月 5 日
網站:http://www.lineasex.com Email: sczyxh@163.com
發揚工匠精神 傳承炮制工藝
四川省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實施技術員工等級評定
2017年8月16日上午9時,四川省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四樓大培訓室內氣氛緊張而熱烈。臺上橫幅“四川省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屆技術員工等級評定認藥考試”十分醒目, 評委席上坐著省內知名的原藥材鑒定、中藥炮制老專家。培訓桌上,按序號依次排列著中藥材原藥、中藥飲片各100種樣品。60多名來自公司生產部、質量管理部、倉儲部的一線員工分別單獨進入培訓室識別中藥材、中藥飲片、答卷。這是正在進行的”四川省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屆技術員工等級評定認藥(一級)考試”。
年初伊始,董事長王禮均在年會上提出:為了傳承中藥炮制工藝,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確保企業中藥飲片質量水平,激發員工的競爭意識、成就意識,培養企業技術骨干隊伍,形成技術員工梯次結構,公司將實施技術員工等級評定的機制。經過公司中高層經過多次討論研究,出臺了《四川省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員工等級評定辦法(試行)》,并決定在2017年開始實施。
該《辦法》規定了企業技術員工七個等級設定及相應等級工資。鼓勵技師在企業內、外進行學術研討和交流。等級評定內容為識別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理論考試、現場操作、培養新人四類,各占一定分值。規定有升級、保級、降級諸項和每年等級考試申請、培訓、評定時間、公示等內容。
此次技術員工等級認藥考試是在經過近20場的統一培訓、分崗位培訓后進行的,其余考試考核將漸次展開。四川省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技術員工等級評定是與該企業管理人才梯隊培養辦法并行的一套員工晉升機制。( 供稿單位:四川省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發布《關于印發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提出在貧困地區實施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以建立切實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將中藥材產業發展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精準脫貧銜接起來,基本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助力中藥材產業扶貧對象如期“減貧摘帽”。 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將通過引導百家藥企在貧困地區建基地,發展百種大宗、道地藥材種植、生產,帶動農業轉型升級,建立相對完善的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新模式。到2020年,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脫貧造血功能持續增強,實現百萬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
行動的重點任務包括:
打造一批藥材基地,形成產業精準扶貧新格局。通過編制貧困縣大宗、道地藥材種植推薦目錄等優化產業布局。建設示范基地,支持中藥企業建設中藥材產業扶貧示范基地,打造50個跨?。▍^、市)的中藥材規?;步ü蚕砘?。建立“定制藥園”,開展“百企幫百縣”活動,推動百家以上醫藥企業到貧困縣設立“定制藥園”作為原料藥材供應基地。建設良繁基地,支持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建設區域性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
培育一批經營主體,提升產業精準扶貧成效。培育經營主體,支持發展規模適度的中藥材種養大戶。推動農企聯結,完善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中藥企業+種植大戶+農戶”“中藥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股份合作,允許將財政資金特別是扶貧資金量化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發展一批健康產業,推動扶貧成果有效增值。加強品牌建設,鼓勵中藥材企業加強道地藥材品牌建設。促進綜合利用,推動以藥食兩用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的健康類產品的產業化開發生產。推動業態融合,開發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產品和線路。
搭建一批服務平臺,支撐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建設綜合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農業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的作用,為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提供服務。發展信息服務平臺,鼓勵貧困地區建立中藥材產地電子交易中心,拓展中藥材電商營銷渠道。構建技術培訓平臺,對各級技術推廣機構和技術人員開展培訓,建立農技服務精準到戶機制。 計劃明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完善配套措施和辦法,強組織領導和督導檢查,共同推進行動計劃落實。
2020版藥典預收載品種6400個,增訂800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在講話中指出,藥品管理法明確了藥品標準的法定地位和藥典委員會的法定職責,每五年編制一版藥典。迄今為止,我國已經頒布實施了十版藥典,藥品標準從無到有、收載品種從少到多、標準水平從低到高,對整體提高我國藥品質量水平、促進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上,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張偉介紹了《2020年版中國藥典編制大綱》說明。他指出,編制工作有八項具體任務:
一是適度增加品種的收載,進一步滿足臨床需要。在經過歷版藥典收載品種大幅增長后,現行版藥典達到了基本藥物、醫保藥品全覆蓋,能夠適應臨床用藥的需要。2020年版藥典提出了品種收載適度增長,一是要考慮目錄的調整,二是工作基調由注重藥品的收載數量,向注重藥品內在質量的提升轉變;
二是結合國家藥品標準清理,逐步完善藥品標準淘汰機制。建立國家藥品標準淘汰機制,標準要“有進有出”,加大標準淘汰力度,對已經取消文號、長期不生產、質量不可控、劑型不合理、穩定性不高的藥品標準“做減法”;
三是提出健全《中國藥典》標準體系,強化藥品質量全程管理的理念。完善和豐富藥品標準的內涵,強化過程控制,由藥品終端控制向生產過程和源頭控制延伸,實現藥品生命周期的質量控制標準體系;
四是強化《中國藥典》的規范性,包括各部藥典之間、通用性技術要求與各論標準的統一。參照國際模式完善藥典各論的書寫格式和體例,建立統一規范的藥品、藥用
輔料和藥包材通用名稱命名原則等;
五是完善通用性技術要求,全面展現藥品質量控制水平。2020年版藥典工作重點加強對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建立。加強先進的檢測技術在藥品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六是推進紙質標準與實物標準的協調統一。實物標準是藥品標準的標準,在標準研究起草過程中做好標準品工作的銜接,積極篩選、推薦標準品候選物,爭取標
準與標準品同步推出;
七是加強藥品標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藥典標準的國際協調。以藥品進出口貿易需求為導向開展標準協調工作。突出中藥標準的國際主導地位,不斷擴大《中國藥典》和中國藥品質量的國際影響力;
八是加強藥典標準信息化建設,不斷豐富標準服務形式。在出版紙質版的同時,同步發行電子版、手機版和網絡版,加快《中國藥典》標準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進一步提升藥典的社會服務功能。